1.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而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
2.碳中和认证是一种评估和认证过程,用于确认企业、组织、项目或产品已经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通过碳抵消项目来平衡其剩余的碳排放,从而达到碳中和的状态。
3.ISO 14068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23年11月发布的碳中和标准,全称为 ISO 14068-1:2023《气候变化管理—向净零过渡—第1部分:碳中和》 ,旨在为组织、产品和服务提供实现碳中和的标准化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和组织,强调量化、监测、报告及验证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以支持2050年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的目标。
4.ISO 14068-1标准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目标设定:明确企业碳中和目标,并与国际气候政策(如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保持一致。
实施路径:通过碳足迹盘查、减排措施及外部补偿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验证流程:包括预审、文件审查、范围确认、碳中和报告等环节,确保碳中和声明的可信度。
5.适用行业
(1)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定义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组织属于国家级高排放企业。
(2)各省市定义省市级高排放企业的排放量为3000-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3)除高排放企业外,电力、有色金属、能源、水泥、造纸、纺织、设备制造、建材、化工、航空、集成电路、食品、钢铁、陶瓷、养殖等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高,也适用于碳中和,直至零碳。